课题组学生对章涛现场试验事迹的感悟
陈溧:
去年暑假想提前融入课题组,就跟施导自告奋勇说要去无锡的填埋场实践俩周,听说那儿有个叫章涛的师兄已经在那边观测一年多了,然后在大师兄那儿问了章涛师兄的联系方式。我提前在微信里跟章涛师兄联系好,在7月初的时候来到了无锡桃花山处的填埋场。
初见章涛师兄,第一印象感觉他是个沉稳做事有条理的人,这点在日后的相处中也得到了印证。师兄开玩笑的跟我说:“你可算来了,终于有伴说话了。”在打理好自己床铺后去镇上买了工作服,第二天一大早,就跟师兄去填埋场山上了。涛哥早已和附近的一些工作人员打成一片,那天我们要把一个很重的抽水管搬上山进行替换,涛哥带我跟一个徐师傅搭了顺风车,省去了不少劲。一上山,我就被山上的气味给熏得难受,过了一会儿甚至出现了头晕的现象,涛哥很是体贴,让我干一会儿就休息一下,他自己一个下午也没见过歇过一会儿。回去的时候他带我走他自己“开发”的羊肠小道,比走大路下山来得轻巧。
回到宿舍,我是瘫坐在椅子上不停喝水,涛哥端坐在电脑前,一丝不苟地记录一天的工作流程,以及及时处理当天量测的数据,这点让我很是佩服。
等师兄忙完,陪师兄在门口破旧的篮球场上打球,涛哥说一开始只有一个框,球场上的线都是他自己划的,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每天回来打打球挺好的。涛哥这种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值得我学习。
师兄很大方,每次出去吃饭都不让我付账,还开玩笑地跟我说:“我包养你。”有那么几天外面下着小雨,我本以为今天可以休息了,但师兄仍旧上山观测,并说:“定好的计划不能变,不能拖。”甚至后面几天天气很闷的那几天,炎炎夏日的午后,即使人站在外面不能都能流一身汗,更别提还要在填埋场里了。我由衷的敬佩师兄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的这种精神。
我有时会问师兄:“一个人呆在这儿重复着枯燥的操作不苦不累吗?”只见师兄抬头45度仰望着填埋场的天空,嘴角微微上扬道:“因为我爱学术爱得深沉......”
魏亚洲:
听完章涛师兄对无锡现场实验的汇报,让我对现场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虽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仍能真切的感受到做实验的艰辛,章师兄和张师兄克服了种种困难,历经两年终于成功了。导师给予了他们很高的评价,我也很敬佩他们。师兄们这种不怕吃苦、顽强毅力的精神是做好实验不可或缺的,我们应向他们学习。
汪杨成:
垃圾填埋场是个很有味道的地方,呼吸都得缓慢、小口;垃圾填埋场是个很有温度的地方,夏天填埋场的表面达60摄氏度。师兄们常年待在现场埋设仪器,做实验,测数据,都被晒成“网红脸”了。尤其章涛师兄在填埋场现场试验坚持了两年,坚持每天测数据,认真把试验做好。施老师经常去现关心场试验进展,与师兄讨论试验方案,课题组的同门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去填埋场接力、帮忙。认真科研的人最美,师兄最美,——致章涛师兄和张敬峰师兄!
邰俊:
首先在此祝贺章涛师兄和张敬峰师兄的现场试验都取得圆满成功。对于这两个现场试验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相信没有人比两位师兄更加了解,这里就不献丑了。这里就通过自己的现场经历和他人的评价来表达对两位师兄的敬意。
“坚忍不拔”的精神。在我自己的保温桶室内试验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这让我感到很是沮丧,这点我需要像章涛师兄学习。在抽水试验中,师兄遇到了更多的问题,如水泵的堵塞、电路的设计安装等等,在我看来都是很头疼的问题,但是从来没有听到过师兄的抱怨也没有感受到他的沮丧。在一次又一次的每战每败每败每战下,终于成功将渗滤液水位控制在目标水位处。相信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失败中,试验才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不怕吃苦”的精神。桃花山填埋场的条件比较艰苦,尤其是糟糕的试验环境。我仅有的两次去现场的时间都是酷暑,令人作呕的腐败气息在太阳的曝晒下尤为严重,但是和高温的烘烤比较下,那迷人的气息就不算什么了。在烈日当头的八月,每天下午两点整师兄都是穿戴好长长的工作服,带好帽子顶着骄阳爬上热浪滚滚的黑色沙漠——填埋场。经过测试,在下午两点钟的时候填埋场黑色的土工膜上的温度高达66℃,根本不能在土工膜上做长时间的停留。这让我想起了纳米布沙漠甲虫和阿拉伯白袍,脑洞有点大。借用填埋场的一位工头对师兄的评价,“你们将来肯定很有成就,在如此恶劣条件下都能坚持的人还有什么做不到”。
这两种精神我认为是两位师兄取得试验成功的关键。当然老练的为人处世,勤学好问等也值得我们学习。以两位师兄为榜样,争取早日取得自己的试验的学术的成功。
姜兆起: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2015年6月初到桃花山,眼前的景象确与诗中相去甚远,没有美景,没有美酒,甚至没有桃花。我是来做试验的,起码来之前老师和师兄是这么交代的,帮章涛师兄做试验的。眼前的景象,却让我无论如何也与试验联系不起来。漫山遍野的垃圾推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着刺鼻的气味,无数根管道纵横交错,不见尽头。所有的景象都在告诉我,这里是无锡,这里是桃花山垃圾填埋场。一双靴子套在脚上就上山了,山上土工膜异常光滑,手里拎着仪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还时不时滑倒,心中难免有些抵触。到上边监测平时熟悉的温度,水位等数据,可不知为何,此刻对这些参数竟有些陌生。在山上每次呼吸都要忍受,但看着章涛师兄有条不紊地操作者仪器,我也暂时放下了这些。相处些时日下来,我发现章师兄很是厉害,能吃苦,能约束自己,遇到问题办法还特别能想办法,思维灵活,各种工具操作娴熟,比如说竟然想到了在管道口套一个漏斗来收集产气,已然成了全能型人才。的确,章师兄在无锡的这段时间,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条件允许,几百天如一日地忙碌在试验场地,每个监测点,每个数据,都认真地记录下来,始终如一。我幡然醒悟,这不就是我们河海人身上的“艰苦朴素”和“严格要求”吗,这不就是我们土木人身上地“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吗?无数地先辈们不正是秉承着这些精神,引领着时代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让我们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今天的辉煌。这时候,施老师的对我说的一席话回响在耳边:没有人要求你对社会做贡献,只有自己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身为岩土工程这一重点学科,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这一前沿课题的科研人员,软土组的一份子,更应该有这样的信念,在今后的事业中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铁打的桃花山,流水的测量员,一批批的软土组学子都被章涛师兄这种精神打动甚至感动,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尤其是张敬峰师兄,在后来的现场水循环试验中也表现出了扎实的作风,从设备的安装到运行,顺利地完成了试验。
师兄们在现场的所作所为对尚未毕业的我们以及课题组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仅为课题组提供了大量的现场经验和试验数据,为固体废弃物处理研究做出了贡献,还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今后生活学习的标杆。希望软土组越来越好!
李志强:
章涛师兄在无锡填埋场现场实验中,积极肯干,责任心强,胆大心细,遇到困难迎难而上,有创新能力。在试验期间,不仅学习了很多施工经验,同时兼顾学术学习,阅读大量国内外期刊文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耐心指导前去学习的师弟们现场试验的相关问题。
张敬峰师兄谦虚稳重,目标明确,勤奋刻苦。在大量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开展无锡现场水循环试验。试验期间吃苦耐劳和章涛师兄融合沟通,适应能力较强,成功的完成现场水循环试验,收集大量现场数据,是我们硕士学生的学习榜样。
雷浩:
之前和章涛师兄相处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在无锡现场,章涛师兄为无锡现场试验奉献了很多,师兄把现场试验做的很好,能把现场的各种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用施老师的话说,师兄完全可以去胜任项目经理这个职务。在师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师兄很有毅力,填埋场的现场试验很累、很辛苦,但是章涛师兄却一直坚持,直到试验结束;章涛师兄生活健康规律,现场的生活单调乏味,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自己来创造快乐,比如在现场用捡来的足球踢球,在住处打篮球和健身等。敬峰师兄在工地也呆了很长时间,敬峰师兄对师弟很好,做事执行力比较高,既做了现场试验又做了室内试验,在短时间内做了很多工作。在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像章涛师兄和敬峰师兄一样,坚持不懈,吃苦耐劳!
方蔚雯:
章涛师兄在现场待的时间最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克服重重困难,同时考虑温度、气压和水位,完成了注水试验、抽水试验等大量试验,为我们课题组得到了宝贵的试验数据,可以说是课题组的一个大功臣。同时,章涛师兄在汇报中为我们带来的经验也让我们受益匪浅,给了我们更大的鼓励。感谢章涛师兄。
张敬峰的水循环降温试验,不仅有在填埋场现场的数据,还有在室内通过自制试验设备测得的数据,比较详细全面,此外,还能深入结合理论计算的研究方法,更加详实丰富,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也更加有说服力。通过整个过程,也能看出张敬峰吃苦耐劳,有肯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张敬峰:
从15年到16年近两年的时间,现场试验的完成顺利完成主要还是归功于章涛师兄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虽然自己也在现场待过一段时间,和章涛、杨洋师兄经历过冬天的寒冷,更佩服师兄夏天依然能够在烈日下完成试验工作。所以,章涛师兄是填埋场现场试验不可或缺的组成,能够将课题组其他的同学凝聚在一起完成试验工作。
钱正亚:
初识章涛师兄是在14年的暑假,当时正值夏日,那时候是我、张敬峰、章涛三个人在无锡垃圾填埋场测量数据。实验虽然是周亚吉师兄的,但是章师兄的对待实验的态度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无论烈日还是下雨,他都风雨无阻的坚持测量数据,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第二次和章涛师兄在无锡现场是在15年的5月份,那时候为了接管子,章涛师兄和我每天早上7点就上山去现场,一直干活到天黑,每天就脚踩在垃圾上面,环境虽然艰苦,但是章涛师兄没有一点怨言,勤勤恳恳的做事,真的很值得我学习。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章涛师兄很好的诠释了一点。
刘占磊:
无锡生活垃圾填埋场现场试验是软土组科研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室内试验相比,现场试验具有自变量控制程度较低,无关因素影响可能性较大的特点。同时,艰苦的工作环境也是对试验人员意志的考验。
协助章涛、张敬峰两位现场试验人员的短暂日子里,他们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在试验前,两位现场试验人员对整个试验都会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反复地论证和规划,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施工结束后数据信息采集阶段,每天定时定点上山下山,不论是夏天的炎炎烈日,工作在近70摄氏度的土工膜上,经受着高温的“烤验”,还是在凛凛寒风的冬季脚踏着皑皑白雪,日复一日,风雨无阻。两位现场试验人员的坚持与严谨都是我前进路上的指明灯。
杨洋:
在与章涛工地接触的日子里,章涛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对我影响最为深刻。在工地的那段时间,正值试验设备的埋设阶段。正是由于在施工前对试验过程中方方面面考虑仔细得当,才使得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在试验设备埋设工程中,章涛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所有方面均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施工阶段,正值寒冬,天气的恶劣并没有影响施工的进程。每天晚上章涛都要对当日的工作进行总结,并且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每天的工作都是在计划中进行,不管天色多晚,都要完成本日的工作。总结来说,章涛特别能吃苦,工作严谨仔细,做事有计划,当日事当日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张涛:
第一次见章师兄是在他的一次汇报上,给我的感觉是沉稳,学术能力强。而真正意义上的接触认识,是在无锡渗滤液处理中心。当时,我跟范志浩两人,因为填埋场上监测需钻孔,就在章师兄的工地住处住了一周。开始的时候,可能因为之前没接触过,所以我和章师兄讲话很少。后来慢慢地了解,我发现,有时虽然章师兄话少,但挺关心师弟的,教过我们怎么跟工人打交道等一些处事经验,很是受用。
无锡垃圾填埋场这边,章师兄一待就是两年,两年里不停地进行现场试验,默默的为课题组奉献。期间有段时间,章师兄咳嗽不停,本以为小病,结果长时间不见好转。后来实在撑不住了,到无锡九院和无锡人民医院两家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是由于长时间处在空气及其恶劣的环境中,所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免疫球蛋白几乎没有,这意味着当时他的免疫能力弱到极点。但他最后还是坚持呆在现场试验,为课题组获取最好最真实的试验数据。这让大家很是佩服,令人尊重。
在现场试验的那些日子,章师兄虽然处在一个远离学术氛围的环境当中,但他保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地做学术。每天按时作息,固定时间点锻炼,基本上就是在河海大学合作处、食堂、工地三点一线上。我打心眼里佩服他,牛人一枚!回想之前我在无锡待的那些天,从中收获很多,感谢章师兄!
范志浩:
我记得当初刚来桃花山的时候正是天气最为炎热的八月份,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即使隔着鞋也能感受到土工膜传递过来的热度,空气中也弥漫着刺鼻的味道,现场的恶劣环境仿佛是要给初来乍到的我一个下马威。章涛师兄就是在这艰苦的条件下,风雨无阻、日复一日地进行着现场试验,认真仔细地记录下了每一个监测点的试验数据,从章涛师兄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实践精神、求真精神和协作精神。师兄的行为给我树立了榜样,作为软土组的一员,我要认真学习师兄身上的优秀品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努力,继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师兄们的辛勤付出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为课题组提供了大量的现场试验数据和实践经验,为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祝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出色,祝愿课题组的明天更加美好。
吴珣:
填埋场的现场条件艰苦卓绝,章涛和张敬峰长期在现场开展实验,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值得敬佩和夸赞。特别是章涛在现场实验过程中体现的优秀品质值得大家学习。1. 有责任心,不畏惧挑战;2. 统筹全过程,有计划,一步一个脚印;3. 注重细节,持之以恒。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章涛付出的巨大努力连同实验本身都已成为课题组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那一笔。